被扫荡的戈壁小店
——新疆之旅游记
在新疆旅游到第四天的时候,我和同伴婷决定到伊犁的那拉提大草原去。
联系了当地的一个旅游团,起个大早到集合的地点,等了一个钟头开来一辆看上去崭新的大巴,上车一看,四十几人的座位男女老幼几乎坐满了人,我们坐到了最后一排,由于车大最后一排显得很宽松很舒适。
定睛看了看车上的人,有六七岁的孩子,还有七十多岁的老者,更多的是中年人,其中妇女居多,听口音都是来自国内不同省份的人。车子开动不久后车厢里就充满了妇女们唧唧喳喳的喧哗声了。
车子开出乌鲁木齐市,道路的两旁是绿绿葱葱的农田,跟北方城市的郊区没有太大的区别,种的是小麦、棉花等农作物。这种情景老让我怀疑眼前所见的是否是真实的新疆。
很快车子越过了绿油油的农田,进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。新疆的戈壁滩还是让我欣喜的,不象我想象中的寸草不生。稀稀而生的小草和一簇簇的灌木点缀在戈壁滩上,让人感觉到它的勃勃生机。望着茫茫的戈壁,婷在旁笑道:“这里多好啊,要多大的地就有多大地,随便就起一座别墅了。”是啊,在寸土寸金的广州,人们恨不能在最小的范围内多建几幢房子,满眼的石屎森林,成天被压抑在高高的楼房之间,透气都觉得不顺,哪里去找这地阔天高的感觉。
由于高速公路在修,车子下了高速走入便道,导游联系好饭店怎么也去不了,条条路都被堵了。车子兜兜转转已近两点,车上的人饥肠咕噜开始抱怨连连,导游只好让司机找个就近的饭店吃饭。好不容易看到路旁出现了两栋简易平房,门前挂了一排红灯笼,高高竖起的竹竿上飘扬着写着“小白杨饭店”的招牌,似乎是刚开张,我们的车开进了这家小店。
两栋用白粉刷过的白房子,在空旷的戈壁滩上显得有点孤单,房子的后面种了西红柿和一些果树,院子的周围种了许多苹果树,树上挂满了红红青青的苹果。院子里搭了葡萄架,阳光从葡萄叶缝隙洒落下来,看上去特别遐意。我们大都坐到了葡萄架下,一边等着吃饭,一边欣赏着四周的景色。这家小店没有自来水,用一种气压式的方法从地下压水上来用,不知用的地下水是坎儿井还是井水。水压出来也很小,看来很缺,店主用一小壶装水给大家洗手。
院子前有一排白杨树,高高直直的随风飘荡着很是好看,象男模特在走秀台上展示着风姿。小店非常的简陋,又非常的干净。仔细观察了一会发现这小店只有两男两女,年龄也就三十岁左右,似乎是亲戚,回族人,他们温文尔雅地忙前忙后招呼我们。
坐了一会,突然看到上厕所回来的一个妇女手里拿着一个红红的西红柿,大家的眼光都看了过去,不一会陆陆续续从厕所方向回来的人手里都有了西红柿或苹果。我的眼睛不由得睁大了。店主一家正忙着给我们做吃的,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。
等我上厕所的时候,见到四周苹果树的地上丢满了青苹果红苹果,有的树枝被折断了耷拉下来。我的心被揪了起来,这些树也许正在哭呢,那折断的树枝明年再也结不了果子了。我对婷说:“这真是鬼子进村了!”婷听了涩涩地笑了一下,而我却笑不出来。
回到院子坐在那里,我再也开心不起来了,那些摘了果子的人们在炫耀自己的战利品。这时,团里年纪最大的一个来自广州的老先生,手了拿了个红红的苹果走过来,有人赞扬着他说:“你好厉害呀,这么大年纪还会爬树。”他得意地说:“我小时候就会爬树。”当他拿着苹果去洗的时候,正好店主站在那里,他对店主说:“不知道好不好吃。”看着老人,店主笑着说:“没关系,只要你吃了肚子不疼。”
吃饭的时候,看着汤里、拌面里的西红柿,我想这些就是店主种的吧,下一拨来吃饭的人,也许就吃不到西红柿了。在这样偏僻的戈壁滩上,小店里只有洋肉和西红柿做出的菜。
七元一份拌面的分量在我们家里是一家人吃的,我和婷两人要了一份。初到新疆时见到那一大盆的拌面把我给吓了一跳,那么多一个人怎么吃的完哦,后来也就见怪不怪了。饿的时候我也曾吃光一大盘的手抓饭,看来新疆之行是一定要长胖的了。
吃饱喝足,店主端出一碟大馒头,有人问多少钱一个,店主说不要钱。马上有好多人伸手来抓,还有的吃不下了也要拿个带着上车,很快店主的馒头也被一抢而光。
终于吃到没啥再吃了,一行人满足地上车离开。回头再看小饭店,一片狼迹。。。。。。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-10-11 19:49:50编辑过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