亨利·卢梭
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先知。被奉为二十世纪超现实主义艺术先行者的是亨利·卢梭。“他凭着本能画画,他认为创作者必须获得完全的自由才能在思想上达到美与善的境界”(亨利·卢梭自语)艺术家的全部秘密就是心灵的自由。它无需乞求,只需小心地、坚定地、执拗地保持和维护。它是一份人人享有的天赐。当然,为保持心灵的自由,就需要更多的牺牲。看看卢梭,当他离开世界的时候,告别的,只有贫穷。
“人们描述卢梭的性格时几乎总要提到他的‘质朴’与‘天真’。但是,一个如此伟大、质朴的人,一颗如此纯洁的心灵,却经常在另一些人心中激起一种要伤害他的欲望”除了贫穷以外,来自四面八方的嘲弄也几乎伴随卢梭的一生。若前者尚可认为是上帝对艺术家的一种特殊“恩惠”,后者却实在难以使人产生幽默感了。但卢梭对种种的捉弄,甚至是很残忍的玩笑,也能泰然处之。我想,当他为了尚无着落的晚餐而在街头演奏小提琴的时候,心头也依然也保持着天真与快乐吧。他并不是战胜痛苦!或者苦中作乐,不,他根本不以痛苦为痛苦!天真坦诚以及天真坦诚包裹着的自信,是那颗自由心灵的可靠屏护。生活中一切磨难所造成的痛苦都无法进入这一方圣地。(莫扎特也是如此)
卢梭也常被人称为“原始主义”画家。因为他笔下那浸润着幻想色彩的热带丛林风光,人与野兽间充溢着温情的对视,和一种似梦非梦的神秘情调,很容易将人引向对一个遥远的古老时代的“回忆”。滤去原始时代血与火的残酷,留存的只是天真,稚拙,宁静与生命的单纯。这位都市里的“土著”(他一生未离巴黎)就生活在这个只属于他的想像的世界里。正如他自己所说,梦的单纯的力量,支配着我的景物。卢梭只是忠实地记录了一个有一个奇妙的神秘的永远的梦。是否活着的世界是虚幻的,惟有幻想中的世界才是真实的?卢梭的作品“纯净”得让你一眼就能看“懂”,却又总疑心放过了隐藏其中的某种深刻的奥秘。(我每次听莫扎特的音乐也是这种感觉)不过,我倒愿意仅仅保留一份天真与稚拙的感受,认定那单纯、自由、随心所欲无所依傍的形式就是一切。
“他没有发现新大陆,他生来就住在新大陆”。后来无论具象的达利还是抽象的米罗,超现实主义画家都发现了这片新奇的土地,都是卢梭风格的延续。而那一颗臻于美善境界的自由的心灵,那一种与生俱来随风而逝的天真,却从这不再是新奇的土地上永远消逝了。
《我本人、肖像、风景》
《狂欢节之夜》
《沉睡的吉普赛人》
《梦》---他的代表作之一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-3-30 15:27:05编辑过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