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记: 1.一世是一个王朝,李氏王朝,朱氏王朝,这是一世。子张问以后的十世我们做为儒者是否可以预测呢?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呢?孔子没有直接回答。此段的重点在于损益。历史发展到今天一定是传承了祖先做的事情,传统对我们有用的我们继承下来,对于我们没有用的我们就减掉,传统没有的东西我们就加上去,这就是大智慧,一加一减就是大智慧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就洞察见了历史发展的大智慧,损益。但是今天这个道理并不是人人都懂。这两个字不能小瞧。假如继承了周礼,虽然过了百世,则也可以知道它是什么样子。民为邦本,以民为本。只要在这个基础之上,在遵循周礼的基础上,顺应时代发展有所损益,则百世也可以知道。 2.现如今从文化的角度上讲我们已经不算是炎黄子孙了,虽然我们经常去祭炎黄,祭什么呢?拿什么去祭呢?那时候的智慧和我们现在已经脱节了。 3.我们要祭祀的是自己的祖先,但是到祭祀的时候却去祭别人家的祖先这算怎么回事,就因为人家的祖先有权有势,人家这个地方有好处,你就来了。谄也,不认祖宗很可耻,在祭祀的时候最能看清一个人的真正本质,就是生命本质的认识,能看出这个人的底蕴来。观察一个人平时观察不出来,在祭祀的时候能看出来,庄严的时候,庄严这个表情不好装,搞笑好搞,比较好演,庄严神圣的表情出不来。因为我们内心修养和这个离得太远。 4.非其鬼而祭之,谄也。我们可以自己反思一下自己,我们什么时候开始祭祀上别人的祖先了。这个文化,这个文明和我们都没有关系,我们把他们当老祖宗,中国的老祖宗谁来祭,一百年间谁在祭祖先?这个事情一定会有负面影响。 5.什么人在读经,问自己,你是个什么人,你的状态对吗?是不是什么状态都可以读经?肯定不是,那我们的状态对吗? 6.见义不为,无勇也。儒家有三达德,仁,智,勇。这是古代培养学生的三个标准,最后的勇我们现代人非常缺乏。因为仁智会使人躲在懦弱的贝壳里。今天的中国人如果勇气不够的话,中国文化不会发扬光大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候,你要没有这种大勇的气概将寸步难行,甚至你没有立足之地,你立不住。 7.只有天子可以用的礼,季氏把它用在自己的家里,季氏在这个事情上忍心这样做,还有什么事情他做不出来呢?心硬了一下,就是忍,使他一下子就跨过了一道门槛,就是道义。而跨过了这道门槛就会由这种状态一直做下去,就失去了道德的底线。你就平常了,自然了,不在乎了,肆无忌惮了。人开始堕落下去,跨过去往下走这是不可逆的,再往下走就回不来了。
心得:
1.万物是变化的,但变化之中又有永恒的,在世代更替之中,若守住永恒,顺应变化,时代方可向上之发展,否则不知其可。 2.传承自己的文明,与我华夏民族上古智慧连接。恢复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。 3.时刻反思自己,从各个方面,这样可以使自己及时订正自己的错误,达到正心诚意修身养性,达到真正之明理。 4.坚守自己的底线,不可越雷池一步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