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讲02
学习笔记
大学讲修身,讲的是心法;小学讲修身,讲的是规矩。
行立、坐卧、洒扫、应对、进退都有规矩。
心性修养功夫上不了身主要是俩方面因素:对历史认识有偏差(主要原因);做人规矩。
1.【子禽问于子贡曰:“夫子至于是邦也,必闻其政,求之与?亦与之与?”子贡曰:夫子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以得之,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?】
夫子通过自身修养赢得所在国的信任
2.【子曰:父在观其志,父没观其行,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】
父亲在的时候看他的志向是否能够克少家风,父亲没了看他的表现。
克:能
少:继承
三年守正而不失者,鲜矣!
3.【有子曰:礼之用,和为贵,先王之道,斯为美。小大由之,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】
礼之用,和为贵:礼的表现以和为贵。
先王之道,斯为美:传统传下来的这个礼是体现在和这方面是非常突出的,这个应当让我们继承下来。
小大由之,有所不行:但是无论什么样的事情不论大小,都要追求一个和,这不行,不分青红皂白追求一个和是不行的。
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:目标奔着和而去一定要有礼的手段,如果把礼的手段拿掉的话,就追求和,保证出来的不是和。
和谐如果没有礼,是对和的背叛,一种讽刺。
礼为什么重要?礼是一个人内在尊严的外化表示,外化形式。
为什么人性是高贵的?人性是天的才高贵,是天蕴含在我的内心,内心最深处的东西是天。
人权天授,天授人权:这个天不是上帝给的,西方是上帝给的,这跟我们中国的不同。为什么?周天子讲过,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,这就是人性表现出来的东西。这有内外的关系。外在:宇宙、日月、星辰;内在:人性。内在的解释一直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。
学习心得
先生说:大学讲修身,讲的是心法;小学讲修身,讲的是规矩。所以总的来说,修身的基本就是要有规矩,我们一定要从小就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规矩,培养孩子守规矩的意识。当然也不是说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只懂得守规矩,不懂得创新,不懂得变通的呆子,而是要让孩子知道规矩的重要性、懂得礼的重要性,从小就要懂得一些规矩礼仪,因为小时候的教育真的可以说是一辈子的教育,打下孩子的一生基础。
先生在这里讲了一个问题,说礼为什么重要?礼是一个人内在尊严的外化形式。我感觉现今社会人与人的相处表面都很和谐,真正做到礼了么?先生也说了,和谐如果没有礼,是对和的一种背叛、一种讽刺。想想我们现在社会上经常发生的一些现象,就觉得其实根本的原因就是从心底里没有礼的存在,只是维持表面的和谐,所以迟早都会表现出问题。最根本的就是需要将礼灌输到每个人心里,然后真正的表现出来的才能是真正的和谐。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-4-12 21:47:04编辑过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