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學而第一》學習筆記 經文:子曰:「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,敏與事而慎與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謂好學也已。」 學習筆記:「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,」就是說你的志向不要在飲食和居住這方面,這是給班級中的最優秀的學生在講課。「就有道而正焉,可謂好學也已。」你的老師得有「道」,否則不是老師是師傅,是掌鞋的。你的老師他調整你,他是超越功利性的,是非功利性的。
經文:子貢曰:「貧而無饞,富而無驕,何如?」子曰:「可也。未若貧而樂,富而好禮者也。」子貢曰:「詩雲:【如竊如磋,如琢如磨】其斯之謂與?子曰「賜也,始可與言詩已矣!告諸往而知來者。」 學習筆記:子貢說貧窮的時候我不會諂媚,富貴的時候我也不會志得溢滿,老師你說我這程度怎麼樣?夫子說:「可以了,但是不如貧而樂,富而好禮。」子貢好像突然明白了說:「詩雲:【如竊如磋,如琢如磨】其斯之謂與?夫子說:賜也,可以和你談詩了,告訴你這個,你就知道那個了。
經文:子曰:「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」 學習筆記:夫子說:不怕別人不知道你,怕你不瞭解別人。 《學而第一》討論心得 對學友提出問題的理解: 1、子貢經歷過貧窮和富貴,我沒有貧和富的體驗,怎麼達到貧而樂,富而好禮呢? 當修習到一定境界,貧富對你不會有任何的影響的,即狀態起來就能達到!
2、先生講:「一個老師要有道,才叫老師,否則不叫老師。道是超越功利性的,道是不可替代的」那在實際教學中,該如何引導孩子? 難啊!
3、問題:常說: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,有時候,自己在修行中,總感覺身邊有好多阻礙,自己總是做不好,怎麼辦? 只關注自己!
4、外還是孔門弟子麼? 孔門弟子都是從門外走到門內的,但是不要永遠站在門外。
5、想知道儒傢具體的禮怎麼做。 先從最基本的外在禮貌開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