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論語十三講》第五講2偲偲筆記: 一、『12』子曰:「君子不器。」 1、器者物也。君子不能像東西一樣。東西是死的,省長、市長、總經理等,你可不屬于這個,你的狀態來源于天地境界。我是市長,我背后境界不是市長,是天地精神。 2、物,是器。君子都有世間身份。父親、母親、兒子,堯舜禹湯文武,大圣人,你是宇宙精神,你不是哪一個具體的人。 3、一個人要想做好各個身份,恪盡職守,是俗學,俗學不是錯,就是沒登堂入室。我的精神境界永遠與宇宙精神相通,或者說我的生命境界就是宇宙境界,陸象山說過“吾心即宇宙”。一個人可能生活不是地位很高,他如果走向儒者之路,背后是浩渺的宇宙精神。任何身份地位不能限制他,人性的尊貴在這兒。 4、你一定有器化的身份,但你不要等同于它。境遇不好不能沉淪,境遇好,貴為天子,也不要把自己等同于天子。 二、子贡问曰:“赐也何如?”子曰:“汝器也。”曰:“何器也?”曰:“瑚琏也。” 1、子貢想讓教師給自己鑒定一番,他經商從政外交都很厲害。老師,我是怎樣一個人?汝器也。這個評價让子贡眼前一片發黑。心里不服,何器也?汝器也,是很大的批評,關上門是要談不器的。瑚璉也,是祭祀用的器皿,非常珍貴。這個評價讓子貢不是滋味,哭笑不得。 2、子貢在器已經是極品了,差一層窗戶紙捅破。子貢這個人才華橫溢,后來大概在孔子晚年捅破了。
子貢走的弓背,走弓背完全靠理性走,不能有心理疾病,不能喪失對老師的信任。通過實踐證明我很有能力,還能把老師放眼里,是什么樣的品質?很多人說,你的老師不如你,這種情況下,做為弟子能始終如一地把老師放到至高無上的地位,這樣的人品人間稀少,萬里挑一。做為魏國宰相,口才好,大家評價那么高。走弓背的天份古今一人,再沒發現走得通的。他居然走通了。他沒有一絲一毫的折扣。 在心性修養這方面稍微有一點的勉強,就不可能與宇宙精神合一。 3、走弓弦的顏回、曾子年紀輕輕就“唯”上來了。當下把老師給我的狀態接上,直接與宇宙精神相對接。還有后來的孟子。走弓背不容易,先生不贊成大家走弓背。這條路太難了。 三、『13』子貢問君子。子曰:「先行其言,而後從之。」 1、其言,是內容。先把你要說的內容做出來,然后再說。這也說明,子貢跟孔子問學的開始。反應快愛說話,語速快反應也快。開始學的時候子貢很興奮,愿意評價別人,孔子在子貢身上花很多心血。 2、子貢你說這么多話,都是走弓背的話,怎么走不了弓弦呢。 四、『14』子曰:「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」 1、君子對待別人,有一個不動的東西,光是恒定的。小人扎成堆,排他性非常強,對不在他圈內的人表現的很冷漠。有人小時候很憨厚,有人很排斥。天性很厚道的孩子少,如果配上深沉弦毅的品質是“載法”之品,一個時代寥寥數人,有時一個時代一個都沒有。曾子,顏回,曾國藩,朱子是載法之器,佛門六祖慧能載法之器,內在稟賦一定要厚,外在一定要剛。為一世之人的依靠,不厚,不可能,身上存在是天道。他出現代表天道的出現。 2、我們教育不知道有這種人,如果沒有這種人,人類沒有真正的教育。 五、『15』子曰:「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。」 1、學而不思則罔。女同學動腦子不夠。求學階段多數人這樣,三十多歲,就交給學校了,打回零。考一百分都不會,不真會。真正有思是極少數。青年人學還好一點。 2、思而不學,成年人容易這樣。也動腦,但想問題沒有含金量。沒有東西,在杯里攪,沒咖啡還是清水。成年人到一定程度就不學了,知識都不學了。對事情的洞穿力,沒什么變化。 3、每個字都像重錘一樣敲在心上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