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8月23日~8月29日:
一、诵读安排:
一、三、五、日诵读《论语·宪问第十四》10~18篇
二、四、六诵读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二、“经典研读”话题安排:
周一:
1、子曰:“贫而无怨难(nan2);富而无骄易。”
2、子曰:“孟公绰(chuo4)为赵、魏老则优,不可以为滕、薛大夫。”
3、子路问成人。子曰:“若臧武仲之知(zhi4),公绰之不欲,卞(bian4)庄子之勇,冉求之艺,文之以礼乐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曰:“今之成人者何必然?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(yao1)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
4、礼是一种束缚,还是蕴涵着内在的自由?
周三:
1、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,曰:“信乎,夫子不言,不笑,不取乎?”公明贾对曰:“以告者过也!夫子时然后言,人不厌其言;乐(le4)然后笑,人不厌其笑;义然后取,人不厌其取。” 子曰:“其然!岂其然乎?”
2、子曰:“臧武仲以防,求为后于鲁,虽曰不要君,吾不信也。”
3、子曰:“晋文公谲(jue2)而不正,齐桓公正而不谲。”
4、学友在麦上交流,麦下学友循何礼?
周五:
1、子路曰:“桓公杀公子纠,召(shao4)忽死之,管仲不死。”曰:“未仁乎?”子曰:“桓公九合诸侯,不以兵车,管仲之力也。如其仁,如其仁。”
2、子贡曰:“管仲非仁者与?桓公杀公子纠,不能死,又相(xiang4)之。”子曰:“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一匡天下,民到于今受其赐。微管仲,吾其被(pi1)发左衽(ren4)矣。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,自经于沟渎(du2),而莫之知也。”
3、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(zhuan4),与文子同升诸公。子闻之曰:“可以为‘文’矣。”
4、学堂学友观点不同时,怎样循礼?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-8-23 11:08:47编辑过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