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政第二(《论语集注笔记》)
一、补充学而篇“有朋友自远方来”一句。自远方来,言德感及远也。
二、为政以德一句。飞雨大姐联系“恭己正南面而已”一句,愚谓甚切。
三、思无邪。程子曰:“‘思无邪’者,诚也。”,当念念、时时、处处存诚也。存诚者,自觉自也。一念之间,义之所在,良知判之若两物,择其是者而为之。与《大学》中之“正心诚意、慎独、格物”、书曰“唯圣罔念作狂,唯狂克念作圣”、佛家金刚经中之“善护念”、“八正道”中之“正念”、“正思维”或可合参。飞雨大姐谓:思无邪者,无杂念也。无杂念者,心地良纯。如此纯之又纯,是为修学。愚以为此解甚是。
四、道之以政一句。孟子曰:徒善不足以为政,徒法不能以自行。言为政之理,以法治之,以德化之。参杂为用。民不可骤化,王道难以急图。三代以下,称善治者无多,或由霸而及王乎?
五、夫子自述一节。虽读朱子集注,仍有惑处。如“立”,志不退也。“不惑”,是圣人心体已具,诚明一片,触类而皆能旁通乎?又如“知天命”,知天命者,知天所命予也。何谓“天所命予”?或与释家之“宿命通”相类欤?朱子曰:“天命,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,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。知此则知极其精,而不惑又不足言矣。”——读此解,仍有不得于心之处。
六、无违。言不背于理。非无违乎父母心意之谓也。
七、“父母唯其疾之忧”与“色难”,皆有两解。今从朱子。
八、“吾与回言终日”一句。以颜子之德才,犹对夫子“不违如愚。退而省其私”,而无问难于夫子,非独事圣人故也。事师当如颜子。对师与师言,为弟子必当有所信力也。不信则难入师学。然对师言,亦贵在咀嚼琢磨,自得于心。不得于心处,茫茫然而信之,岂非时谓迷信者也乎?此时,或当卑顺柔婉而私问于师,师仍斥之以非,而心仍不得。姑暂存疑可也。
九、“视其所以”一句。所以、所由、所安。所以者,表现也。所由者,存心也。所安者,性情也。察斯三者,人无所遁形。程子曰:在己者能知言穷理。君子以斯三者自察,则必自明而不自欺也。
十、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”一句。朱子解“时习旧闻,而每有新得”。思之,不甚得于心。
十一、“君子不器”一句。君子成德以为器,然后用之。
十二、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一句。录朱子曰:不求诸心,故昏而无得。不习其事,故危而不安。危而不安者,学则不固也。大略与知行合一相近。
十三、攻乎异端。攻乎异端者,小道也。致远恐泥。而迷失本心。
十四、“多闻阙疑,慎言其余,则寡尤;多见阙殆,慎行其余,则寡悔。言寡尤,行寡悔,禄在其中矣。”一句。言危行慎动之君子状貌。
十五、十世可知也一句。朱子曰:三纲,谓: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。五常,谓: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文质,谓:夏尚忠,商尚质,周尚文。三统,谓:夏正建寅为人统,商正建丑为地统,周正建子为天统。三纲五常,礼之大体,三代相继,皆因之而不能变。其所损益,不过文章制度小过不及之间,而其已然之迹,今皆可见。则自今以往,或有继周而王者,虽百世之远,所因所革,亦不过此,岂但十世而已乎!
此句或可与子曰:“行夏之时,乘殷之辂,服周之冕”一句合参。
一言之, 百世之治,不师法先王之道则不可。道者,形上也。礼者,器物名数,形下也。此形下之礼,必当上符天道,下察人情,而与时俱进也。法久蔽深,不可不损益之。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-2-2 1:18:25编辑过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