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 间: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
最高人数:14人
读书内容: 《孟子》公孙丑章句下
讨论内容:学堂今后如何发展,学习内容,学友作为,存在经验和问题。
如海老师发言:
今后学友们对学堂事物要考虑更多一些。孟子说:“必有事焉”。比如学堂日志,是学堂的文字历史,要持之以恒的记录下来,对我们来说似乎也不是容易的事。我们需要总结,调整自己。我希望从08年我们都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。这是和学堂的安排联系在一起的,我们要有更自觉的状态对待自己的精神世界。也可以说悠悠万世,唯此为大。一句话 学堂是大家的,群策群力。学堂办学的方法,经验需要大家去探索。今天集中把明年的规划,规范 清晰地表达出来。
一是学堂形式,内容。二是团队建设,三是存在问题。欢迎大家各抒己见,这里没有对错。我们要为学堂做出自己的贡献,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环境,我也呼唤每个会员把这个表现出来。
一刀观点:总结自己学习特点可能过于形而上了,具体事务做的不足,学堂日志写的少,值得检讨,今后多做。这个也是种学习,属于小学功夫。学习方面呢,不是太明确。
飞过观点:学习体会和反思认为完善也是发展,学堂首先应该在时间上进行更好的安排。如在学论语、孟子时讨论话题尚可和文本内容结合,但有时就没有。经文的学习要更加系统化,每周有每周的进度每月有每月的进度,呈阶段性阶梯型比较好。老师教的更有针对性。此外,从自身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。一个最系统完整的学习要有条理性,对中级班,学习要有规范性。所以在时间上安排要明晰,我们学习是为了生命的完整性,那也要对每一个阶段总结。一个阶段过去,要上升到下一阶段,有回顾总结展望。有一个清晰的把握,一起学习,一起 把握,这是我们学友间心灵的交流。先回头看,再向前看,对我们的学习有帮助。读书讨论结合紧密些,经史合参。咱们有学习的时候尽量表现出在学习的状态。不要内秀不发言,这样对老师对我们学习状态的掌握不利。不ersonName ProductID="利于" w:st="on">利于ersonName>老师因材施教。
绿衣观点:三年来学堂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一部分,我感觉到很多学友和自己都在进步。我们这些人是最幸运的,这比在网络上做任何事情都重要。我觉得感受到自己高贵的人性是最快乐的,尤其接触了这么好的老师,遇见这样一个点燃我们精神之火的人。他的奉献 和思考值得我们学习。也很欣慰遇见这样的学友,刚才谈到写日志,我觉得很重要,但是惭愧自己没有写过,原因是我下的较早。但是我想以后日志要落实到具体的人,每天专人负责。以后周五日志我来写。在此给一刀提个意见:要雷厉风行。此外我觉得三个房间会分散精力,我们如何把这两个学堂办好是当务之急。如果把那边做初级班的话,那么我们要在开始时去帮忙。老师为聊天室付出了这么多,我们不出一分力量实在不应该。儒学讲的是生命的完整性,这和知识的完整性还不同。
清淡观点:学堂发展,我一路看来真非常高兴,一直以来跟着先生和学友学习传统文化。我非ersonName ProductID="常感谢" w:st="on">常感谢ersonName>先生,先生是举着明灯来的。我计划 来到学堂 我会积极参加读书讨论,不断复ersonName ProductID="习" w:st="on">习ersonName>先生录音,复习和补课,要更加抓紧时间做更深的体悟。我一直是一个获益者,付出的少得到的多,以后尽量为学堂和大家做事。入道如箭 , 必须要非常地勇。
偲 偲观点:以后学堂是几个我不清楚,我想要先做好两个学堂,初级班和中级班两个充分利用。初级班重在奉献,中级班踏踏实实提高。先做好两个,然后做好第三个。内容上,《孟子》《论语》《国史大纲》特别要加强史学,学史才可以明志。这是学堂风格。谈谈我自己的问题,自己最大问题不踏实,功夫做的不深不细。礼做的不细,比如昨天老师在麦上讲课,我就发广播。就会出现系统声音,ersonName ProductID="干扰" w:st="on">干扰ersonName>老师。和学友交流有时心急,有好为人师的嫌疑,会让别人感觉不舒服。以后争取跟上大家的步伐,把握好传播儒学时的度。
灵光观点:学堂的形式固定下来了,就是由老师指导我们学习。学习安排要有进度,细到每一章每一小节的学习方法。据我的体会,学完后,有些句子依然懵懂,理解深度不够。原因在注解的书学的不够。当然读经很重要,读经的注意力更重要,我们对经文的理解度不够,我们就选择四书章句集注或者南ersonName ProductID="怀瑾" w:st="on">怀瑾ersonName>先生的注解。南先生的心量超越了宗教的限制,对此我们要放下偏见。以后要周月有进度,读经的同时要读四书章句集注。读经千遍其意自现,但要读注疏。再读时要抽出专门时间读注疏。日志尽可能充实一些,提前告知写日志的人。房主掌握从事管理工作,我们要服从学堂安排,不要尔为尔,我为我。是老师的学养和人格魅力使我夹持于此,在学堂收拾身心。但我的能力有限,感谢一刀 为房间付出许多心血。一刀既有涵容之德,又要有是非之念。再次表达感谢他。我体会我们对国学的了解在深度广度上还是远远不够的,是老师给我讲了一些夯实基础的东西。我们对经典的理解还是不够,不少学友很勤奋,但要明白着力处。今天着力,明天得力。
归航观点:能够来到学堂觉得自己是非常幸运的,同时,自己想到在新一年里面,想到自己的一些打算,就觉得心里面沉甸甸的。感觉自己和大家的差距非常大,因为觉得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,不仅是学,要悟的东西太多。知行合一是个漫长艰难的过程。一方面要跟着读孟子,一方面要补课。自己这几个月来,就是身体不太好,不能熬夜,不能很好地听课和交流,以后尽己所能为学堂做些事情。
心路观点:我想我们既然是一个团队,要有一个管理模式。世界各国的管理模式,能否运用于团队。在企业管理很实用,但不知道在学堂团队是否适用。老师每开一个学堂就给学堂订一个方向。可能会有三个房间,我的想法跟思思比较一致,是不是两个房间更合适一些。下面有了方向的话,就该有目标。尚友学堂的目的是发展新学员,静远学堂的目的是提升现在学员的素养。尚友是横向走,静远是朝深度走。07年到现在,一年了,刚才翻了一下会员的申请名录,2月以后申请的会员,还有个别都是原来和我们学习过的学友,3月以后就是新的学友。一年了,在会员申请名单里,留下的会员里没有更多的学友,尚友的横向发展,好像不是很尽人意,08年我们该考虑的是尚友的横向发展问题。2008考虑的是尚友的横向发展问题,静远纵向发展,国史我是没读好。学友们都在变化,确实学友都得到了提升。两个房间定一点目标,走纵向发展的深度。尚友可以适当订学习内容和计划,静远应该更严谨。是不是能对这一点,我们也定个目标。08年结束的时候,我们是不是可以算一下,看一看我们的完成情况。我们尚友学堂的目标应该是横向走,在08年是不是能有更多的学友跟我们在一起学习传统文化,方法就是,大家除了自己学习以外,是不是能够跟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朋友多交流一下。比如说每一个会员,应该在08年帮助一个朋友,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朋友使他能留在这。学堂日志的事情,我想我们也可以定一个目标,在做背景的时候,可以把我们的宗旨和目标打在这个背景上面。东方文化可以和西方管理模式相结合。
洵美观点:听了大家的设想。我一边记一边惭愧。我感觉从思路上还是向学精神上都远远赶不上大家。以前那段工作没有太尽心,或者说经验不足也有很大的关系。在这里向学友和老师道歉,我希望这个地方发展的更好。因为我毕竟是学堂的一员,几年来我也一直把这里当成自己的一个家。尽管以前许多事情没有做好,有的时候也表现得不像一个老学员,在这里表示惭愧和道歉。将来无论学堂定出什么样的规章制度,我都严格遵守。
墨白观点:我在学堂中,有几个榜样,历历是我担当的榜样, 飞雨是我读经的榜样,对学堂建设发展上心路是我的榜样,在学习的持之一恒上,小雨是我的榜样,学识渊博上灵光兄是我的榜样。一年来自己对待学习,不专心,不努力,时断时续。非常感谢老师和学友没有扔下我,和你们在一起,不管是无声还是有声的交流,对我而言都是最珍贵的记忆。在学堂具体事物上,希望新老学友携手共进,求同存异。另外在学习上我觉得主动性较差,我们太依赖老师了,缺乏主动探索精神。老师不在时,要依靠团队的力量,学友的交流非常重要,起码是会收获另一些东西。如果只是小学生一样的读书,然后等着老师讲,这个寻找的过程我们得到的太容易了。另外我们自己也要多读些相关拓展的书,希望老师能给我们划定一些读书范围。
如海老师总结:
一. 今后尽自己最大努力,给朋友们制定针对个人修习的计划,我们现在要走过那种泛泛而学的阶段了。
二. 学堂学习的内容和计划主要由我来制定和调整.
三. 学堂要有文字可循的规矩,我这个人很超脱,有时却未必超脱的了,学堂还是的有具体的规矩。我们定一下学堂的守则。
四. 对学堂管理和维护要互相配合,要形成一个自制的管理机制。这个机制要严谨一些,要有一个高效率的有能力的管理团队才可以,这一点我们请心路起草管理制度。以后我们在草案基础上在讨论商定。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-12-24 10:52:26编辑过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