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圆2017年5月31日论语5-3,为政第二16-22学习笔记:
2.16子曰:“攻乎异端,斯害也已!”
笔记:攻是专治,用功。异端是指的极端,做事情极端,就会有问题。孔子做事情,讲中庸之道,恰到好处,不走极端。这里讲的是反躬修己,勿用二极管式的思维考虑问题。夫子讲中庸之道。儒门做工夫,讲格物致知,正心诚意,不做功夫,大学中庸,都是乱讲乱说。
心得:做事走极端有害。做功夫后对性格中偏激会有修正。儒家做人不偏激,是因为常常有三省吾身为修。要时时做功夫,用理性来规范自己的言形。儒家讲中庸不走极端。
2.17子曰:“由,诲女知之乎!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
笔记:这是子路早年,喜欢表现自己,夫子点名批评他。子路晚年对孔子十分信服。杨绛先生说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子路。诲汝知之乎我教训你,你懂不懂?知道不知道要实事求是,这是子路学习的初级阶段。
心得:学要实,踏实真实。一是一,二是二。
2.18子张学干禄。子曰:“多闻阙疑,慎言其余,则寡尤;多见阙殆,慎行其余,则寡悔。言寡尤,行寡悔,禄在其中矣。”
笔记:第一章夫子讲好学: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。可谓好学也已。”在儒门学习敏于事而慎于言,做事敏捷,话要少,这是儒门的规矩。孔门教的是温饱物质之上的东西,孔子弟子皆有职业,司仪、从政等。子张从政,夫子说你要多闻,多听,多看,从政要谨慎。要懂的规矩。夫子教的很实用,没把握的事不要乱说,儒家人要能做事。
心得:儒者要懂规矩,做事要多看,多闻,少说话。做事谨慎。
2.19哀公问曰:“何为则民服?”孔子对曰:“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”
笔记:孔子对曰,对是礼,头要低下去,俯下身子说话。举直,举枉都是针对执政者而言,这是儒家的心法。想要成为儒者,总是要强调执政者该怎样做,没有去要求百姓该怎样,法家的人才说老百姓应该怎样做,这是儒家与法家的不同,儒家的心始终站在百姓这一边。
心得:儒家从来敢为民请命,从来关怀天下苍生。为生民立命,他们要求的是执政者,这是儒家最突出的特色。心系苍生才是儒家。
2.20季康子问:“使民敬、忠以劝,如之何?”子曰:“临之以庄,则敬;孝慈,则忠;举善而教不能,则劝。”
笔记:鲁哀公,季康子是孔子流亡国外回来以后的执政者。鲁定公和季桓子是孔子流亡时的执政者。孔子流亡回来六十七岁了,想要安度晚年,一般的老年人不喜欢再得罪人了,生命力没那么旺盛。但孔夫子不是,回来和他们照打不误。指出季康子你如果有对百姓庄敬,百姓要教。不能不教而诛,执政者永远是百姓犯错的第一责任人。这是孔门家法。想成为儒者要这样思考。晚年孔子老而弥坚。
心得:精神生命饱满的夫子,纵使老年,也不会减一分当年的直。
2.21或谓孔子曰:“子奚不为政?”子曰:“《书》云:‘孝乎惟孝,友于兄弟,施于有政。’是亦为政,奚其为为政?”
笔记:这是孔子未从政时,约四五十岁之前。夫子说只要尽孝道尽友道兄恭弟友,这本身就是对政治的贡献。家庭教育好了,国家才能好。.儒家讲孝道是对社会空气最大的净化,是对国家建设最有力的帮助,而且是最根本的帮助。
心得:家治而后国治,而身修才可以家齐,这个顺序不可颠倒。
2.22子曰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其何以行之哉?”
笔记:现在讲诚信,是促进商机,现代讲诚信,只是为了多挣钱。.孔子认为,诚信是人之所以为人根本的特点,如果不讲诚信,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人,儒家一直是在教人如何做人,一切经济活动,行政都要围绕这个展开,做人是核心,后人讲的仅仅是有用,有用才去做,后人不考虑这样做。不是是否有利于人性,而是人性有利于别的,如果人性对积累财富是不利的,那我们就背离这种人性,我们的重心是在财富,这是古人和现代人的不同,古人儒家就是锁定了人之所以为人的这个大方向,这个永远不会变。輗是横着的辕,马车的行驶完全靠輗,軏。人无信就无法立起来,在世界上寸步难行,这是从一个人立足这点来考虑的,还是从人性的角度。
心得:诚信立人,不诚无人。
谢谢先生!谢谢各位学友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