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 间:2007年8月19日 周日
读书内容:诵读《论语别裁》颜渊第十三
最高人数:10人左右
学习情况:一般。 我来的时候,约九点半,看到历历一个人在读《大学集注》。尔后,我上麦读《论语别裁之13》。有位新来的朋友叫归航读《大学》。十一点,我离开学堂,参与讨论会。
研讨话题:无。主要是讨论学堂发展的问题。情况如下:
一、去了一个叫“闪客启航”的聊天室,先和一刀、历历谈谈近期尚友学堂读书的人太少的问题。很快,洵美、心曲两位学姐过来了。因为18日晚出现了两个学堂同时出现讨论话题的现象(个人当晚上班),搞的两边人都很少,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氛围和弘扬国学的影响力。
二、大家引述先生曾经指出过:尚友的作用定位在弘扬上,用于接引初学朋友,为初级班。静远的作用,用于学员听课,深化对国学的理解及进一步提高自身国学修养,为中级班。两个学堂的的班长与管理都很敬业。
三,历历、一刀说,两个学堂同时开有话题,势必影响人数和人气。建议先生不来的的情况下,尽可能多到尚友那边。或至少挂个号也行。心曲、洵美说,有时要照顾大家内在的要求,即去哪个学堂,应该理解那是个人的意愿,不好勉强。有的学友,在学堂学习很久了,《别裁》读了两三遍了,论语大学原经读了很多次,所以就可能喜欢去静远学堂,读别的内容如《集注》,<国史大纲>。皆言之成理。最后就调和了一下方案:大家尽可能在尚友挂一个号,老师来了,我们都过去听课和讨论。
四,月圆来了一下,有事下了。洵美、心曲亦下。去静远堂,有偲偲和小雨在。又聊了一小会儿。灵光说,学习方面,先立己,后立人。这个次第和在大原则没有错。因此,要对在静远学习读书没有过来的学友要给予充分地理解。但尚友这边也要有人,这就要讲点奉献精神——其实,这仍属于“修己”。私下时,这边的管理要多用点功。有时人的确少,我们要反省自身修养和工作是不是有不到位的地方,再说,人多人少,不要过分影响自己的情绪——有时需要多耐一点寂寞。时凌晨一点,大家下。
灵光第一次写日志,没有经验.今天的日志,又有点难写.哆哆嗦嗦写完了.有不妥不处,接受批评.[em04]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-8-20 3:39:46编辑过] |